金陵风物:秦淮新河上最早的十座桥梁
王世清
秦淮新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凿的人工河道,流经江宁、雨花台和建邺3个区,全长16.88千米。秦淮新河于1975年开挖,1980年通水,参与挖河民工总数22万人,是南京市重要通江河流,也是重要的水利文化遗产。
笔者近日收藏到一本《南京秦淮新河桥梁介绍》,陈德霖整理,1980年11月油印,为南京市勘测设计院技术情报室内部资料。这份资料介绍,开挖秦淮新河,是“为了扩大秦淮河流域洪水出路,改变多灾低产面貌,并保证南京市区工矿企业的防洪安全及交通的畅通”,由江苏省革委会批准,同意开挖的。因为“沿河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情况甚为复杂,沿线切断铁路、公路及地方道路多条,故需新建铁路桥一座,公路及农用拖拉机桥十座”,20世纪80年代初陆续建成。
10座桥梁在设计中根据所在桥位处的地形、地物、地质地基情况,考虑到不同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和施工水平,采用了不同类型、不同跨径的桥梁,其中有3座双曲拱桥,河定桥、曹村桥、麻田桥;3座肋拱桥,铁心桥、西善桥、红梅桥;2座桁架拱桥,东山桥、红庙桥;1座圆孔拱片桥,梅山公路桥;1座工字梁微弯板组合梁桥,格子桥。
双曲拱桥
双曲拱桥,是1964年江苏省无锡县建桥职工创造的一种新型拱桥。其主拱圈由拱肋、拱波、拱板和横向联系构件几个部分组成,外形在纵横两个方向均成弧形曲线,因之称为双曲拱。南京长江大桥公路引桥就是双曲拱桥。
三孔双曲拱——麻田桥
河定桥、曹村桥、麻田桥均采用的是当年南京地区常用的无拱顶填料的轻型双曲拱。3座桥均采用净跨径40米的三孔连拱双曲拱,拱上建筑均采用立柱式空腹拱,微弯板作复拱,纵向布置。
主拱横断面均采用波形断面。河定桥主拱宽11.34米,五肋四波。曹村桥主拱宽5.40米,三肋二波。麻田桥主拱宽5.40米,四肋三波。拱肋均采用倒⊥形断面,拱波均采用厚6厘米的配筋小拱波,复拱顶与主拱顶均无填料,直接做成混凝土填平层当桥面,平均厚度8~11厘米,内有钢筋网。主拱均采用厚15厘米挖空式的弓形预制横隔板,均设在拱顶与立柱下。这3个桥的上部结构除河定桥拱肋现浇外,均采用预制,拼装有支架施工。
肋拱桥
拱圈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离的拱肋组成。拱肋之间用横系梁(或横隔板)联结成整体,使拱肋共同受力和增加拱肋的横向稳定性。铁心桥、西善桥和红梅桥就是肋拱桥。
铁心桥为单跨等截面悬链线肋拱,跨径90米,主拱肋采用工字形断面,主肋高1.56米,宽0.8米。全桥横向5根肋,中距2.2米。主拱全宽9.6米,为加强横向刚度,主拱顶部14米范围做成箱形断面。
五孔肋拱——西善桥
西善桥是五跨等截面悬链线肋拱,每孔净跨22.2米,采用矩形拱肋,横断面由6根拱肋组成,中距2.44米,主拱全宽12.61米。
红梅桥是三跨等截面悬链线肋拱,每孔净跨36.4米,主拱肋采用矩形拱肋,横断面2根拱肋,中距3米,主拱全宽3.40米,主肋间采用矩形实腹横隔板。
3个桥的拱上建筑均采用立柱空腹式结构。西善桥、红梅桥采用微弯板连续跨越(跨越拱顶),这样便于桥两侧设置挑梁,安排大口径的管线通过,西善桥挑梁悬出0.85米,红梅桥挑梁悬出0.5米。但是,使用连续微弯板拱顶布置的桥梁相对结构高度要大一些,对桥下通航净空要求高时是不利的。
桁架拱桥
桁架拱桥是指中间用实腹段,两侧用拱形桁架片构成的拱桥。桁架拱片之间用桥面系与横向联结系(横向撑架、剪刀撑)连接成整体。
三孔桁架桥——东山桥
东山桥为三孔净跨50米,采用斜拉式桁架拱片,横向五榀桁架片,中距2.8米,桁架片宽0.3米。拱片与拱片之间均采用挖空横隔板连接,采用钢筋、钢板接头。
红庙桥为三孔净跨40米,双绞桁架连拱,下弦采用圆弧线。采用三角式桁架拱片,横向二榀桁架片,中距3.25米,两侧各伸出挑梁1.5米,安装栏杆与水管,拱片间均用矩形实心隔板连接。
圆形拱片桥
这是拱桥的一种特殊形式,外观上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圆所组成。它是由若干拱片、横隔板和行车道板组成,共同承受荷载,其中的拱片是由拱肋、圆形立柱和上缘水平梁组成。
圆孔拱片——梅山桥
梅山公路桥是圆孔拱片桥,三孔净跨40米,净矢跨比1/7的双绞圆孔拱片连拱桥。圆孔拱片,每侧对称布置8个圆孔,最大直径4.1米,最小直径0.42米,圆孔之间最小净距为0.25米,拱的下弦轴线为二次抛物线,横断面五榀拱片,中距2.65米。每侧设挑梁长1.18米,其上安装人行道板、栏杆等。
梁式桥
梁式桥指用梁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结构形式最为简单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桥梁结构,农村道路桥梁和大多数城市立交、高架桥等均为梁式桥。
组合梁桥——格子桥
格子桥开始准备做三孔双曲拱桥,后来因地基差改为重量较轻的钢架拱桥。但后来又发现该处粉砂层很厚,易于流失,不利于拱式体系桥台的修建,经再三比较,决定采用梁式体系,改为8孔22米微弯板组合梁的构造,主梁为工字梁,梁高1.05米,宽0.3米。乙缘板采用拱桥中常用的配筋微弯板。横向断面为四梁三波,西侧悬半波,车行道7米,梁支座采用橡胶支座。少筋微弯板组合梁桥,对地基有较好的适应性,桥台也易于处理。
新金陵四十景之“十虹竞秀”
10座桥飞架南北,状似彩虹,在1984年评出的“新金陵四十景”中,以“十虹竞秀”之名登榜。如今,跨越秦淮新河的桥梁已达到22座,平均不到1千米就有1座桥梁,老桥新桥相互交映,成了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同时,沿秦淮新河两岸已建成秦淮新河风光带,成了南京一处网红打卡地,古人梦寐以求的“屈曲秦淮济万家”的理想终于成为“近者亲、远者来”的美好实景。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