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站

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跟着方志游南京|康熙帝“金陵怀古”印记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方志文化传播处  发布时间:2025-04-22 12:11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胡继武



(《嘉庆江宁府志·卷之一》天章


《嘉庆江宁府志·卷之一》天章篇有载:


古者望秩肆觐,五载时巡。论乐配灵,四时咸听。尧章舜乐,夏谚周颂,炳炳麟麟,遐哉尚矣。我朝自圣祖仁皇帝省方问俗于江宁之城,翠华六莅。逮高宗纯皇帝遵祖成宪,斯土氓亦六瞻。日月之光,江宁为古都,会名山胜迹琳宫梵宇,荷蒙于清问之俯驻,兼两朝御藻之留题碑珉,流传星辉云烂,非寻常金石艺文所可例视也,敬分二卷登诸编首,以志此方之大幸云。

这段记载中所说的“望秩肆觐”是指古代帝王巡守四方、考察民情的礼制,语出《尚书·尧典》所载尧帝“望秩于山川”的典故。“尧章舜乐”化用《尚书》对尧舜礼乐的推崇,如《尧典》称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文中所说的“圣祖仁皇帝”是指爱新觉罗·玄烨,因其年号“康熙”,后世也称康熙帝。他在位期间,曾六次南巡驻跸南京,留下了怀古诗《金陵旧紫禁城怀古》:


秣陵旧是图王地,此日鸾旗列队过。

一代规模成往迹,六朝兴废逐流波。

宫墙断缺迷青锁,野水湾环剩玉河。

治理艰勤重殷鉴,斜阳衰草系情多。


《康熙南巡图》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全景照


熙在位期间,先后平定三藩之乱(16731681),收复台湾(1683)、驱逐沙俄并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平定准噶尔叛乱,这些功绩体现了对“治理艰勤”的践行。而南京(金陵)作为六朝古都,历来是王朝兴衰的象征。康熙六次南巡驻跸江宁(南京),帝王视角的独特性使得怀古构建出不同的情怀,康熙的创作既展现了他对历史规律“兴废逐流波”的洞察,又包含了其对治国责任“治理艰勤”的自觉。


除了这首金陵怀古诗外,康熙巡南京期间,还登临燕子矶,留下诗作《燕子矶夜泊》:


燕子矶头夜系舟,江声月色共悠悠。

渔灯明灭千樯影,山势嵯峨六代秋。

戍鼓遥连瓜步雨,寒潮暗送秣陵愁。

临流欲问兴亡事,片石苍茫起白鸥。


20世纪初燕子矶



如今的燕子矶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观音门外,长江三大名矶之首,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因三面临江、形似展翅燕子得名,海拔36米,矶头可远眺长江大桥及江景。矶下惊涛拍石,岩山多悬崖绝壁,以三台洞最为深广曲折。著名景观“燕矶夕照”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夜晚皓月当空时江面波光粼粼,别具意境。更有陶行知“想一想死不得”石碑在此,劝诫轻生者慎重三思。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