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站

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南京记忆|金陵名楼拾萃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地情研究利用处  发布时间:2025-09-17 12:03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冯世治


南京城历史悠久,历为都会。自六朝至明清,无数宫殿离宫、园林宅第点缀其间,楼阁亭台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风景。它们有的承载着金戈铁马的往事,有的伴随着神话传说和轶闻掌故,被文人墨客写进诗篇,代代流传。本文选取历史上南京几处著名的楼阁,略作介绍,以飨趣好。



景阳楼


六朝宫苑,楼阙重立,极尽奢华,有“土木之美,亘古未有”的记载。其中,景阳楼最为著名。宋元嘉二十二年(445)修华林园,凿天渊池,筑景阳山,造景阳楼于山上。孝武大明元年(457),有紫气如烟云出楼中,改名庆云楼,不久又恢复旧名。宋文帝写道:“崇堂临万雉,层楼跨九成。瑶轩笼翠幌,组帘翳云屏。”齐永明年间(483-493),因后宫听不到报时的鼓漏声,便在景阳楼上悬挂“催妆钟”,宫女听到钟声悉起妆饰。隋朝大军南下灭陈(589),台城宫室殿宇毁之殆尽,景阳楼也付之一炬。古鸡鸣寺后的景阳楼,是清末僧人石寿、石霞兴工建造的。楼并非建在古景阳楼基址,只是借用“景阳”之名而已。今江苏园博园中景阳楼,亦属借其名复其观。


江苏园博园景阳楼



览胜楼


玄武湖梁洲北岸的览胜楼,始建于梁代。据记载,最初用于检阅湖上操练的水军。现在的楼阁是清代在原基址重建,为二层琉璃重檐,雕梁画栋,顶层四面设窗,宏敞明丽,是玄武湖诸景之中的佼佼者。登楼远眺,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湖光潋滟、山色空蒙,金陵形胜尽收眼底。




凤凰楼


南朝时,在都城西南隅的凤凰台上建有凤凰楼。相传在宋元嘉年间,秣陵王顗见三异鸟,状如孔雀,毛羽绚烂,音声和谐,人们称为凤凰。遂在凤凰栖息处筑台、起楼,称凤凰台和凤凰楼。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写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引得后世无数文人登临凭吊。


金陵凤凰台



孙楚酒楼


唐朝的孙楚酒楼久负盛名,位于水西门外西水关附近。晋孙楚“才藻卓绝,迈爽不群”,常在此与客饮宴,后人为了纪念他,以此名楼。诗人李白客居金陵时,曾玩月城西孙楚酒楼达晓,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城访崔四侍御。李白有诗道:“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忽忆绣衣人,乘船往石头。”清代,“楼怀孙楚”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清时期,孙楚酒楼历经多次损毁与重建,如今在秦淮河畔临水复建。




鼓楼


鼓楼始建于洪武十五年(1382),当时作击鼓报时之用。鼓楼分上、下两重,基座为城阙状,四面红墙耸立,有三个拱形门洞,东西两侧共有四个侧室。上部城楼为歇山檐棚顶梯亭,滴水直落基座。鼓楼建筑本身高44米,连同坡冈拔地高度80多米,从远望去,巍峨壮观。




明远楼


明远楼是江南贡院的核心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明远”二字取自《论语》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象征科举考试的公平与公正。明远楼楼高三层,四面皆窗,翘角飞檐,庄严古朴,与夫子庙相互辉映。




胜棋楼


胜棋楼坐北朝南,楼高两层,坐落在莫愁湖南岸。楼两侧槛柱上有一副楹联,为清人所题,曰“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这座古朴的建筑,流传着明太祖朱元璋与开国功臣徐达对弈的故事。相传,朱元璋和徐达在这里下棋,棋局终了,徐达棋艺更胜一筹,并将棋子摆成“万岁”二字。朱元璋龙颜大悦,便将莫愁湖赐给徐达。




唱经楼


历史上的唱经楼位于鱼市街北,为明永乐年间仁孝徐皇后所建,曾经是宣讲佛学和唱念佛经的场所。《金陵梵刹志》载其“唱念佛曲,化导愚氓。嘉靖庚寅,僧惠晓募缘重葺。”


《金陵梵刹志》中的“唱经楼”


如今,唱经楼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中寻找它的旧影。《金陵晚报》曾登载过一张唱经楼1900年的老照片,这是一座中式二层小楼,重檐如翼,外面挂着牌匾“品泉茶社”,东侧门柱外贴“京苏大菜”,西侧门柱外贴“定制酒席”。




扫叶楼


扫叶楼位于清凉山公园内,建筑为明清式样,粉墙黛瓦。拾级而上,绿竹苍翠、曲径通幽,楼堂古朴典雅,掩映于山林之间。登上顶楼,依窗凭眺,城西风光一览无余。这里曾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和诗人龚贤的隐居之处。龚贤自号“扫叶僧”,扫叶楼也因此得名。



(节选自《南京史志》1984年第三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