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站

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南京记忆 | 门东走出的“阿宝爷叔”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方志文化传播处  发布时间:2024-01-17 11:45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南京记忆 | 门东走出的“阿宝爷叔”

谷万中


眼下,电视剧《繁花》正在央视热播,著名艺术家游本昌先生剧中扮演“宝总”阿宝的“爷叔”,其精湛的演技不仅征服了广大观众,更是引起社会热议。

对于电视观众来说,游本昌先生的名字并不陌生,他曾凭借济公一角深入人心。在《繁花》中,他颠覆观众的以往认知,通过饰演一位投资界的“老法师”,诠释了上海老克勒的独特魅力。也正因出色的表现,让很多观众误以为他是上海人。其实游本昌老先生确切说应该是个南京人。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剧中的他普通话中仍带有南京口音。



看到眼前这张卡片,许多人怕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他正是咱们的老朋友,从南京走出去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有“活济公”美誉的游本昌先生。

游本昌,1933916日出生于江苏泰州的海陵,1939年起,先后在上海、南京等地读书,1951年高中毕业后,由南京市文联推荐加入了市文工团。1952年初,随团调任上海华东人民艺术剧院,同年被保送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

这张南京钟英中学的学号为2528号的学籍卡,正面贴有游本昌少年时期的照片,记载有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等相关信息(卡片的背面为该生各学期的成绩记录)。这张保存已逾七十载的学籍卡记述了游先生早年在古城南京留下的足迹,十分难得。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视连续剧《济公》风靡全国的大街小巷,影片中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先生,身披破袈裟,摇晃着破芭蕉扇,疯疯癫癫的形象,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南京是我的家乡,老家住在武定门”,乡音难改的游本昌先生曾在南京媒体的访谈中这样说过,其早年居住在靠近城南门东的武定门内,一个叫五块砖的地方。如今五块砖地名已无从考证,不过附近倒是有个五板桥,清代此地为明沟,上盖五块石板,故名。而珍贵的学籍卡上记录的家庭住址马道街44号,恰恰就在五板桥附近。

小时家里生活并不富裕,也无任何房产,只能借住人家一所小房子”,游先生特别强调,“从小他就喜欢到夫子庙去观摩老艺人表演的白局、相声、魔术等绝活”。历来南京夫子庙就是城南繁华所在,民国时期,它与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一道并称中国曲艺三大中心。街头杂耍、说书唱戏、新式话剧、好莱坞电影……几乎囊括各种艺术门类。长时期的耳濡目染,最终让游本昌先生从门东小巷里走出,成长为一位表演大咖。



后来在南京学生的一次汇演中,因为主演独幕话剧《胜利之歌》的男主角夺得特等奖,有幸被保送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游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1956年游先生被分配到北京中央实验话剧院从事话剧工作。在此后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当配角跑龙套磨砺出了精湛演技。直到1986年,凭借扎实功底,打造出了脍炙人口的《济公》,这才让已年过五旬的他一炮走红。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