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记忆|流传千年的汤泉温泉故事
汤泉泉水资源得天独厚,其历史源远流长。据《汤泉镇志》所载,早在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就有关于宋孝武帝如尉氏观温泉的记载。千百年来,汩汩汤泉以其神奇疗效、绮丽之姿惠泽八方民众,太子泉、五柳泉、珍珠泉等,一个个汤池名称的背后,是一个个流传千古的故事。
太子泉
传说老山有72洞,汤泉有72泉,汤泉温泉主要集中在汤泉街道至陈庄村沿线的“十里温泉带”上。太子泉位于今泉西村苏坊,南朝宋孝武帝如尉氏观温泉,即指此泉。
《光绪江浦埤乘》“太子泉”
据《光绪江浦埤乘》卷四记载:“太子泉在治北四十里,旧传梁昭明太子尝游其处,手植二松于泉上。”
据传,北宋熙宁九年(1076)八月,孙莘老闲得无聊,对几个朋友说:“漳南道人昭庆去主持汤泉惠济院有些日子了,不知他过得怎么样?且听说那地方好山好水,我们何妨去玩一趟?”秦少游一听,说:“好的,我愿意奉陪!”于是师友弟子三人结团于次日骑马,带着仆人,途经六合等地,抵达和州乌江县汤泉镇(今浦口区汤泉街道),次年作《游汤泉记》。文中指出汤泉镇有五处温泉,其一为太子汤,“旧传梁昭明所游”,只不过已“废于野”。
《浦口汤泉小志》书影
民国《浦口汤泉小志·龚氏汤泉别墅题襟集》中,也有许多关于“太子泉”的诗句:
厥泉试问何年始,始自萧梁贤太子。(易顺鼎)
宋泉尉氏早名扬,梁代还传太子汤。(陆文麓)
万山环列碧泉香,此地名传太子汤。(勒大鹏)
文采风流桑海更,名泉零落吊昭明。(杜福坤)
门前五柳漾虚堂,十斛泉分太子汤。(沙嘉树)
六朝胜迹溯萧梁,地以人传太子汤。(王景韶)
1954年冬,驻地村民首次对太子泉进行清淤。泉水除民用以外还用来灌溉农田、菜园。2000年,修建假日路被填埋路下,泉水从路下引出。
五柳泉
传说五柳泉之名,缘于五老叟。五老叟常聚该泉池沐浴濯足,或于泉旁布阵对弈,吟诗唱和。一年清明节,五老叟相约,各人在泉池旁插柳一株。五柳成荫后,该泉遂名为五柳泉。
《浦口汤泉小志》作者龚心铭,字景张,出自合肥声名煊赫的龚氏家族
据《浦口汤泉小志》记载:“宣统初,乃于珍珠泉西购一泉,名五柳,引而甃之。”宣统初年(1909),龚景张到汤泉(今浦口境内,靠近安徽)买得一眼五柳泉,傍泉建起别墅,内有游泳池、健身房和屋顶花园等。龚景张时而在此潜心做学问,时而邀约贤达闻人来此聚会,相互吟咏,还乘兴到琅琊山秋游。
龚氏继购五柳泉之后,又以巨价购得川堂泉、朱氏及汤浦堰泉,并“寻源相脉,购地凿石砌建珍珠泉”,供周围百姓洗浴。自称“留此胜迹不致若前泯没,以慰先公,以夸欧西”,开温泉旅游之先河。
民国14年(1925),龚景张通过为《浦口汤泉小志》作序,表述了他购泉置地,开发五柳泉的初衷和期望:“留此胜迹,不致若前之泯没,以慰先公,以夸欧西。人事沧桑眴忽,又乌能必乎?后之人赓而续之,以跻于完美,则心铭所深企者也。”
珍珠泉
汤泉的珍珠泉位于温泉山庄东南约20米处,有泉眼十几个。因二氧化碳及硫化氢气体的作用,泉水从泉眼中涌出,似串串珍珠,故名珍珠泉。特别在“昂首看星月,低头见双轮”时,煞是令人陶醉,有楹联赞曰:“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池塘映月,天上地下一双轮。”据传,苏东坡曾为珍珠泉题词“池塘映月”,并刻碑立于珍珠泉旁。秦少游沐浴珍珠泉后亦题词“天然浴池”,并制成汉白玉碑,镶嵌于珍珠泉门额。该泉为男浴池,民初由龚景张出资委托曹德进操办,用青石砌建而成。
珍珠泉
民国30年(1941)5月27日,侵华日军侵驻汤泉后,至民国34年(1945)9月10日投降撤离,曾霸占珍珠泉达四年之久。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珍珠泉曾先后四次维修翻建,供百姓无偿洗浴,使用至今。
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汤泉成为全国首批江苏省第一家“中国温泉之乡”。
拟稿:裴 静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