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站

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南京记忆|《宋书》志记里的南京成语典故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方志文化传播处  发布时间:2024-07-18 12:08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南京记忆|《宋书》志记里的南京成语典故

俞思义


正史有志,始于《汉书》。及至南梁沈约在南京撰写《宋书》,其志篇规模宏大,完好存世,记录着南朝宋时的土地人口,可见可知的大小都市,乃至山川神祇、物产民俗。

翻开这些关于宋国的志记,也可见许多关于南京的成语典故。




片文只事


出自《宋书·志第一·志序》: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则春秋是也,言则尚书是也。至于楚《书》、郑《志》、晋《乘》、楚《杌》之篇,皆所以昭述前史,俾不泯于后。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至乎礼仪刑政,有所不尽;乃于纪传之外,创立八书。片文只事,鸿纤备举。班氏因之,靡违前式,网罗一代,条流遂广。

释义: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这是《宋书》的主撰人沈约在《志序》一章中,对前人编史经验的总结。沈约认为,司马迁制定了独特的史记规则,是最早用标题名称进行区分,至于礼仪规范、刑法政令等未能说清楚的事件,在“传”之外创立八种“书”,事无巨细,完全收集起来。



方圆殊趣


出自《宋书·志第四·礼一》:若以当今急病,未遑斯典,权宜停废者,别一理也。若其不然,宜依旧准。窃谓群臣内外,清官子侄,普应入学,制以程课。今者见生,或年在扞格,方圆殊趣,宜听其去就,各从所安。

释义:殊趣,不同的志趣;方形和圆形不同,其意趣就大不相同。比喻不同的人或事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大意是讲,如今国子学的学生们正当锋芒毕露的年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应该任其发展,各从所安。



革新变旧


出自《宋书·志第三·历下》:大明六年,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上表曰:……今臣所立,易以取信。但深练始终,大存整密,革新变旧,有约有繁。用约之条,理不自惧,用繁之意,顾非谬然。

释义:指更造新的,改易旧的。

这是大明六年(462),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上表推研新历时所言:“我现在确定的历法,比较容易取信。我始终在跟踪核查,在推算研究疏密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有简约的部分,也有繁复的部分。简约的部分,我自信合理,繁复的部分,我也自信无错。”



无隙可乘


出自《宋书·志第三·历下》:冲之随法兴所难辩折之曰:……寻法兴所议六条,并不造理难之关键。谨陈其目。其一……其五,臣其历七曜,咸始上元,无隙可乘,复云“非凡夫所测”……凡此众条,或援谬目讥,或空加抑绝,未闻折正之谈,厌心之论也。

释义:隙:空子。乘:利用。没有空子可钻。

这是祖冲之与戴法兴关于新历的一场论辩。古人以日、月与火、水、木、金、土五大行星为七曜,上元为古代历法名称之一,日、月、五星皆会于子,谓之上元,以为历始。祖冲之说:“我推演七曜运行,都从上元开始,没有空子可钻。”

公元464年,孝武帝正式召集大臣商议讨论《大明历》的优劣,侍立两旁的满朝文武官员,慑于戴法兴的权势,一个个噤若寒蝉,随声附和,不敢表态。而戴法兴却摆出了一副历法权威的架势,气势汹汹地指着祖冲之的鼻子说:“古人编制的历法,万代都不能变,你祖冲之一个区区浅陋的凡夫俗子,有什么资格来改变古历?”在祖冲之理直气壮的驳斥下,戴法兴始终指不出新历到底有哪些缺点,最后戴法兴理屈词穷,再也没话可以答辩,只有哑口无言。而在场官员们大多被祖冲之精辟透彻的说理和确凿无误的事实所说服,认同了此事。



纤毫不爽


出自《宋书·志第三·历下》:凡此四蚀,皆与臣法符同,纤毫不爽,而法兴所据,顿差十度,违冲移宿,显然易睹。故知天数渐差,则当式遵以为典,事验昭晰,岂得信古而疑今。

释义:意思是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

四蚀”指元嘉(南朝宋文帝)到大明(孝武帝)的四次月食。祖冲之在与戴法兴辩论时说:四次月食,都和我的历法符合,一点也不差。接着他还说戴法兴所推崇的历法相差十度,错误太明显了。



河溓海夷


出自《宋书·志第六·礼三》:宋孝武大明五年四月庚子,诏曰:“昔文德在周,明堂崇祀……故精纬上灵,动殖下瑞,诸侯轨道,河溓海夷……惟怀永元,感慕崩心。”

释义:即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亦作“河溓海晏”。

宋孝武刘骏于大明五年(461)四月,诏书中说:自己父皇太祖文皇帝有着丰功伟绩,所以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天意,执行这些政策滋生祥瑞,各地诸侯也都能按规矩办事,则可天下太平。



遗芬余荣


出自《宋书·志第六·礼三》:四年四月辛亥,有司奏曰:臣闻崇号建极,必观俗以树教……爰洎姬、汉,风流尚存,遗芬余荣,绵映纪纬……

释义: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宋大明四年(460)四月,有官员奏曰:臣闻皇帝即位,必要观察当时的风俗以树立教化……来自周朝汉朝的风俗教化还在,前人的盛德功绩,不断地留在各种著述中。



扳龙附凤


出自《宋书·志第十二·乐四》:孝《拂舞》歌诗五篇:《白鸠篇》:翩翩白鸠,再飞再鸣。怀我君德,来集君庭。白雀呈瑞,素羽明鲜。翔庭舞翼,以应仁乾。交交鸣鸠,或丹或黄。乐我君惠,振羽来翔。东壁余光,鱼在江湖。惠而不费,敬我微躯。策我良驷,习我驱驰。与君周旋,乐道亡余。我心虚静,我志霑濡。弹琴鼓瑟,聊以自娱。陵云登台,浮游太清。扳龙附凤,日望身轻。

释义:亦作“攀龙附凤”;指依附龙凤而升空,比喻依附帝王或有权势的人。



改姓易代


出自《宋书·志第十七·符瑞上》:岁星入太微,人主改姓。镇星入太微,内有兵乱,人主以弱。三者,汉改姓易代之异也。

释义:朝代改换,泛指政权更替。

岁星即木星,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其轨道与黄道相近,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来纪年,故称岁星。“太微”,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用指朝廷或帝皇之居。古人认为,岁星入侵太微,是帝位不保的天象。



山摇地动


出自《宋书·志第二十四·五行五》:孝武帝大明二年四月辛丑,地震。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声自河北来,鲁郡山摇地动,彭城城女墙四百八十丈坠落,屋室倾倒,兖州地裂泉涌,二年不已。

释义:山和地都在摇动,形容声势或力量的强大。

该志记载了从三国直至刘宋所发生的飓风及地震等土地灾难的实况。



背公向私


出自《宋书·志第三十·百官下》:刺史班行六条诏书,其一条曰……其二条曰,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释义:亦作“背公营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南朝宋对刺史等官员颁布的“六条问事”,是一种监察、考核官员时的依据准则,凡违背六条问事的就要受到惩罚。上面所述是六条问事的第二条。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