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站

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南京记忆| City Walk明外郭之尧化门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方志文化传播处  发布时间:2024-09-04 11:15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南京记忆| City Walk明外郭之尧化门

王昭群


今年暑期,打卡博物馆、漫步老门东、探索新门西……强调慢节奏、沉浸式的体验,让参与者深入感受城市独特历史文化的City Walk成为新兴旅游方式。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历史遗存,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明城墙、城门、外郭。今天就让我们从外郭开始,用脚步建立起与千年古都的深度链接,近距离探访守城护土古人留下的印记、倾听历经岁月城市蕴藏的故事。


明京城、外郭示意图


完整的南京明城墙共有四重城垣,由内而外分别为宫城、皇城、京城和最外一重的外郭城。其中京城是保存最为完好,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重。相对京城而言,范围更大、长度更长的外郭已不太为人所知。

外郭城垣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下令开始建造,是明南京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丘陵、垒土、夯土为主体,周长约60千米,合围面积约230平方千米,先后建有十八座城门(城门数有不同说法)。按照朱明娥编著的《南京明外郭》,从最北端的观音门起,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姚坊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高桥门、上坊门、双桥门(丁字墙上)、夹岗门、凤台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驯象门、江东门、石城关、外金川门、上元门和佛宁门。

今天,从神策门出发去位于尧化门区域内的姚坊门遗址公园约10公里,无论是自驾还是公交,都只需半个小时左右。但在20世纪初以步行、骑行为主要出行方式时,走完这段路程约需3小时。也正因为距离的原因,在十多年前,对于普通市民,对尧化门的认识仅限于知道是城东北方向的一个地名。如果再往前追溯到20世纪初,南京还没有尧化门这个地名呢!究其原因,一来因为一个多世纪前尧化门算远郊,而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活动范围主要局限在主城区;二来那时的尧化门还叫姚坊门。直到清光绪年间,英国人修建“沪宁铁路”时,因翻译口音的原因,误将“姚坊门”译为“尧化门”,才有了“尧化门”这个地名。


1905年江宁省城图


姚坊门”的得名多传是因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敕令建造城门时,因附近的姚坊山或姚坊村而命名。也有说是当地没有姚坊山、姚坊村,而有杨坊村、杨坊山。因百姓方言土语较重,取名时,当事人错将附近百姓口中的“杨坊村”“杨坊山”听错为“姚坊村”“姚坊山”所致。


姚坊门手绘还原图(选自《缘以姚坊闻世的门里小镇——尧化》)


据《南京文物考古新发现(第三辑)》,当年的姚坊门有外瓮城一座,城门及瓮城由城砖砌就,两侧城墙则用泥土堆筑。具体有“大门楼一座、大官厅三间、后厅三间、卷蓬三间、茶房两间……城神庙一座,大水关三券。”可见,此门是外郭规模较大的城门。但岁月沧桑,到清末时外郭只“尚存城阙形式,其垣惟余高阜”,民间也因此将“高阜”俗称为“土城头”。


姚坊门遗址南北向夯土墙


2010年在尧化门街两侧房屋拆迁前的考古调查过程中,街西北侧房基发现了大量明代城墙砖。次年,在对此区域发掘时,发现南北走向夯土墙,据推测疑似姚坊门门址外瓮城南墙。


以外郭城墙为路基的燕尧路


依据附近残留的34米高的城墙断垣、拆迁前“门里村”的村名和周边散落的明城砖等这些蛛丝马迹,今人可以大致判断城门的位置。后经专家考证后基本确定,姚坊门的位置就在仙尧路与尧化门街(今太龙路)的交叉路口。瓮城的内、外城门分别面向西和东。


来源于百度地图


2016年姚坊门原址附近建成了一座“姚坊门遗址公园”,让原本已经消失的城门以另一种面貌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公园里,对原址上的断垣残壁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改造,给我们留下了“城门记忆”。公园中央,一片绿色的环抱中有一汪湖泊,湖上建有可以让人亲近自然的廊桥、栈道和平台。站在湖边远望,可看到建成于2010年的沪宁城际穿公园而过。公园里的一段土城头已改车行道为慢行道,成为了南京明外郭百里风光带的一部分。



今天,漫步在当年的明外郭上,我们依然能从沿用百年的地名、残留的断壁墙砖中窥见当年城垣的宏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姚坊门”和“沪宁铁路”还有好多故事呢!

一、“沪宁铁路”是南京最早的铁路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在华攫取铁路修筑权成为各国输出资本、争夺势力范围的主要手段。鉴于这一形势,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兴建江南地区的铁路,因为他看到了沪宁铁路的重要价值,认为铁路建设对于商业、军事和民生均有益处。



选自《近代中国铁路史资料》

虽然筹建一波三折,但到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光绪二十三年签订的《沪宁铁路借款草合同》基础上,经过反复争夺,清政府代表盛宣怀与英国中英银公司上海英理事璧利南最终签订了《沪宁铁路借款合同》,正式确立了英国在沪宁铁路上的承办权。

“京沪铁路”成为南京最早建筑的铁路详见前文:南京之最|最早的铁路)

随后,就在修建这条南京最早的铁路过程中,由于规划和施工,那时还以城门存在的姚坊门被拆除了。同时,“姚坊门”也因翻译的原因被误译为“尧化门”,此后便一直被使用至今。

二、尧化门火车站不仅是南京唯一以外郭城门命名的火车站,它还见证了好多历史事件


选自19124月出版的《大革命写真画》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沪宁铁路建成通车时,还设有尧化门站。只是张之洞没想到的是,其发起并建成的沪宁铁路通车后的第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当时各处革命军陆续集中于镇江附近,组成江浙联军,准备光复南京。江浙联军中计划攻打乌龙山及幕府山炮台的右翼部队,就是沿着沪宁铁路线进入尧化门车站,然后开往南京城的。

(尧化门火车站的故事详见前文:南京记忆|见证历史风云的尧化门火车站)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