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二十四节气图之寒露:鼓楼映秋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方志文化传播处 发布时间:2024-10-08 12:03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金陵二十四节气图之寒露:鼓楼映秋
谢维纲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深秋时节鼓楼公园内的银杏树已泛出金黄,在鼓楼红墙的映衬下更是婆娑迷人。同时也向人们预示着冬天即将来临。
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是当时报时及举行迎宾、纳妃、接诏、祭天等重大仪式之圣地。楼建在城中心海拔40米的钟山余脉延伸入城的高岗之上,长44米,宽22米。基座为城阙状,楼分上、下两重,上为重檐四落水砖木结构,下檐滴水可直落基座之外,四面红墙巍峙,分外壮观。楼建成后,在时代变迁与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下,其形制发生了许多变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玄烨首次南巡,曾登上鼓楼城台,凭高纵览金陵风貌,并谕旨告诫南京地方官员“洁己爱民,奉公守法,激浊扬清,体恤民隐”。次年,两江总督王新命将康熙的“谕戒”刻在碑上置于鼓楼。由此,南京鼓楼名为鼓楼,实为“碑楼”,也就有了“明鼓清碑”之称。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