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万中
老南京话里的“拙”字,常被念作“zhuāi”或是“zhuài”。
“拙”字的含义说来简单,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诠释:
其一,为笨,有手拙、眼拙等;
其二,谦辞,例如:拙作、拙见等。
但在日常生活中,南京话对“拙”字的使用实在广泛,时不时就会从他们的嘴里头给蹦跶出来。
比如说,做一件很简单的事,小把戏(小孩)一下子没能弄懂它,或是短时间里头没能掌握住,大人在一旁看着有点儿干着急的时候,就常常会这样讲:“怎么搞的,你这个娃儿怎么这么拙(zhuāi)呢?”
若要说起自己家学习不怎么“莱斯”的娃儿,不算是太聪明,接受能力有点儿低,作为家长的心里有点儿恨铁不成钢,就会褒贬(责备)他:“你啊,你啊,你真是个拙Sir(先生)啊!”
或是祖孙一块堆地做游戏,牙牙学语的小家伙有时候学得很上路子,有时候又忽然走了样,老人家就会笑着讲道:“你是个拙萝卜嘛!”这话不是正儿八经的贬义,倒是明摆着的宠爱有加。
南京人还机敏地将“拙”字的含意引申到其他落地(方面),至于发音,则挪到“zhuài”那块了。
没得暖气的南京,冬天天气寒冷得一踏,以前人们过冬的衣着简陋得出奇,相对来说比较单薄,天寒地冻状况下,许多人脸上和手上会生起“冻疮”,脸上冒出疙瘩,双手肿成“胡萝卜”,疼痛难熬。由于人的手和脚处于身体的神经末梢,特别“不耐驼”(不抗冻),如果呵护不好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僵硬、麻木、不听使唤,蛮痛苦的。面对这种状况,老南京人说自己的手脚:“冻拙(zhuài)得了!”
南京方言的拙字系列歹着呢,还有“拙呆子”、“拙大妈”、“拙得雷堆”、“拙得万代”等等,不胜枚举。此外,老南京文化人在讲到拙作、拙见等词时,也大多发音:Zhuai,可能是为了表达一种谦逊、诚恳且不做作的含义。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