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站

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志说南京| “金陵菜”香飘千年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地情研究利用处  发布时间:2025-03-18 17:55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张健 陈晓昱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陵菜”在千年流传和发展过程中,如同南京博爱包容的城市精神,不断汇聚各地精华、各派所长,形成了兼取四方特色、适应八方之味的特色菜香。


楼怀孙楚(清徐藻绘编《金陵四十八景》)


早在战国末期,屈原就在《楚辞》中记载过烩牛筋、炖甲鱼、焖乌龟等几道金陵菜肴。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定都建业(今南京)后,金陵富豪“珠服玉馔”,秦淮两岸,炊烟袅袅,酒醇肴香,可见金陵菜之美味。东晋时期,地处南京的孙楚酒楼闻名全国,此后延绵千年而不衰。唐代时期,有诗仙李白在此作诗,谓之:“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至清代,孙楚酒楼以“楼怀孙楚”位列“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南朝的虞悰,善于调味,所制之杂味菜肴非常鲜美,胜过宫中大官膳食,号称天厨。南唐时期,顾闳中绘有著名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他通过宴饮场面的描绘,展现了当时金陵家宴的真实场景。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唐宋时期,不少文人骚客也留下了对金陵菜盛况的描绘。李白诗云“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杜牧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韩翃诗云“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北宋陶谷《清异录•建康七妙》中云:“金陵,士大夫渊薮,家家事鼎铛。”这些诗词、文献无一不在彰显金陵酒肆菜馆众多,饮食市场繁荣。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


至明朝,南京城有大小酒楼六七百座,茶社一千,夜里灯火通明,可谓壮观。足见食客对南京菜的喜爱。现如今享誉世界的“烤鸭”就是当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时由南京带去的,后来传至民间,经北京当地厨师改良,进一步发扬光大。陈作霖所撰《金陵琐志》中记有:“鸭非金陵所产也。率于邰伯、高邮间取之。么凫稚骛千百成群,渡江而南,阑池塘以畜之。约以十旬肥美可食。杀而去其毛,生鬻诸市,谓之‘水晶鸭’;举叉火炙,皮红不焦,谓之‘烧鸭’;涂酱于肤,煮使味透,谓之‘酱鸭’;而皆不及‘盐水鸭’之为无上品也,淡而旨,肥而不浓;至冬则盐渍,日久呼为板鸭,远方人喜购之,以为馈献。”



清代,江南才子袁枚于南京小仓山撰写了一部烹饪巨著《随园食单》,皆以“金陵菜”为原型。曹雪芹更以《红楼梦》中的膳食为“金陵菜”提供了实录。从这些文学巨著中,不难窥见金陵菜的体系宏大、菜品精致。


民国时夫子庙老万全酒家


民国时期,金陵菜发展至巅峰,商贾店家,物阜货丰,各类“显贵”趋之若鹜。这一时期,南京本帮的菜馆集聚在夫子庙周边一带。老万全、金陵春等都打出京苏大菜的招幌,以招徕食客,显示和外地菜肴有所区别。南京解放后,金陵春、六华春、邵复兴(现江苏酒家)、马祥兴、绿柳居、奇芳阁、永和园、老正兴等菜馆也推出“金陵菜”“秦淮小吃”等金陵风味饮食。至此,“金陵菜”基本成型。



金陵菜”刀工精湛、咸甜适宜、鲜香酥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菜品有:松鼠鱼、美人肝、凤尾虾、炖生敲、肉汁萝卜、文武鸭、盐水鸭、桂花鸭、卤鸭肫肝、黄焖鸭、东山老鹅、六合头道菜、蟹黄汤包、金牌煎饺、古法糖芋苗、江米扣肉、烤鸭包、蜜汁藕、清炖狮子头以及“金陵三草”(菊花脑、苜蓿头、马兰头)和“早春四野”(荠菜、马兰头、芦蒿、野蒜)等。201910月为选出最具特色的“金陵菜”,南京曾举行“金陵菜”厨艺大赛,并最终评选出了金陵叉烤鸭、千禧盐水乳鸽、明月炖生敲、金钱鱼肚、松鼠桂鱼、烟熏江白鱼、八宝葫芦鸭、鮰鱼狮子头、清炖鸡孚、雨花双味虾等“十大金陵经典菜”,以及“十大金陵创新菜”。



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南京的餐饮业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201910月,在南京旅游集团、档案馆、旅游院校专家与京苏大菜传承人的帮助下,成立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百年老字号六华春在熙南里重新“复活”,共挖掘恢复了数十道六华春传统菜肴,金陵炖生敲、美龄养生菜、少帅红烧肉等知名大菜重新出现在饭店的菜单上。香飘千年的“金陵菜”在老字号的助力下再次焕发光彩。


(节选自《南京史志》2021第一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