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登上鸡笼山最高处,放眼望去,满目青翠的树木掩映在浮云之中,这就是古人笔下的“鸡笼云树”。而如今的鸡笼山下,也有着另一幅景象——蜿蜒数百米的樱花大道,仿佛粉白色云雾笼罩在山脚。

民国楼
出鸡鸣寺地铁站往西百十步便到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这里是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旧址。

整个院落背靠北极阁山,毗邻鸡鸣寺,环境幽静。中心大楼坐北朝南,采用仿清宫殿式设计,高三层,单檐歇山顶,屋面覆盖绿色琉璃筒瓦,梁枋和檐口部分仿木结构,施以彩绘,清水砖墙,花格门窗。由民国建筑设计大师杨廷宝主持设计。

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参观者不开放,但在围墙外依然可以感受到传统建筑的厚重。
这栋百年建筑的北墙外就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这座倚靠鸡笼山建造的博物馆,收藏着亿万年的化石藏品,讲述着时间长河中的生命奥秘。这个季节,如果你走上二楼,就能在科学咖啡厅邂逅别样的赏樱体验——走近落地窗,手捧“寒武纪拿铁”,看樱花树下人头攒动,游人如织。


千年寺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的门外就是樱花大道的起点——古鸡鸣寺牌坊。

说到鸡鸣寺的前身同泰寺,它可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1700多年前,这里是皇家寺庙,梁武帝曾四次在这里出家。而如今已是穿着汉服打卡的网红地。穿过那扇始建于明代的牌坊,登上鸡鸣寺内的药师佛塔,向下俯瞰,樱花大道、玄武湖和紫峰大厦则能尽收眼底,古今碰撞的视角可谓别具一格。

樱花道
从鸡鸣寺牌坊到解放门,是长达500米的樱花大道。每年开花时,这条道路像一条粉白色长廊。每到夜晚,路灯亮起,在暖黄色灯光的笼罩下,更有独属于春夜的氛围感。

这里种植的樱花属于晚樱,最佳观赏期在三月中下旬。听说,那棵最早开花的“消息树”已悄悄绽放……
解放门
沿着樱花大道一直往前,漫步至明城墙脚下。可以顺着青砖台阶登上城墙顶端,俯瞰寺庙与樱花的古今交融。或是转身北望,看游船划开玄武湖春水,湖畔垂柳抽出绿色的嫩芽。穿过解放门,便能看到湖堤走道上踏青的游人。沿环湖路向西,穿过翠洲竹影便能抵达樱洲,这里的垂枝樱别具风韵。

观象台
从解放门往西南眺望,或许能在苍松翠柏之中看到一座白色塔楼,这便是鸡鸣山上的北极阁。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鸡笼山上就建立了“日观台”(又称“司天台”),用于观测天文和气象。据传,古代著名科学家何承天、祖冲之等曾在此观天测象,修订历法。明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在山顶正式建起国家天文台,称“钦天台”。1927年,竺可桢在此建立了中国近现代第一个国家气象台——北极阁气象台。2010年,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在此建成。
从民国建筑到地质史诗,从明城砖瓦到樱花春色,从古代钦天山到现代气象台,这个春天你一定要来鸡笼山,在“鸡笼云树”中邂逅那些历史云烟。
(图片源自网络、南京文旅公众号、南京广播电视台公众号、南京日报公众号)
拟稿:许吉云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苏公网安备 32010502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