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站

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志说南京|门西“凤凰”地名谈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方志文化传播处  发布时间:2025-05-09 11:41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冯德祥


南京的老门西有很多地名和凤凰有关,如:凤凰台、凤台山、凤游寺、来凤街等。

门西以凤凰为地名,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588年前,南北朝刘宋时期。


《宋书·卷二十八·符瑞志》凤凰


南朝《宋书∙卷二十八∙符瑞志》载:


文帝元嘉十四年三月丙申,大鸟二集秣陵民王顗园中李树上,大如孔雀,头足小高,毛羽鲜明,文采五色,声音谐从,众鸟如山鸡者随之,如行三十步顷,东南飞去。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以闻。改鸟所集永昌里曰凤皇(凰)里。


南朝宋元嘉十四年(437),有凤凰聚集在永昌里,这无疑是件祥瑞的大事情,宋文帝的弟弟——时任刺史的刘义康当即下令,把凤凰落集过的永昌里改名为凤凰里。


《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城阙志》台观


后来南宋人修《景定建康志》,在“凤凰台”的相关记载中,亦载有此类事:

凤凰台,在保宁寺后,宝祐元年,倪总领垕重建……乃置凤凰里,起台于山,因以为名。又案《宫苑记》:“凤凰楼在凤台山上,宋元嘉中筑。有凤凰集,以为名。”

显然,因为凤凰落在此处,又在此地附近的山上筑了凤凰台,建了凤凰楼,山也因此改称凤台山。

于是,凤凰里、凤凰台、凤凰楼、凤台山,成为门西最早和凤凰结缘的地名和名胜。



凤台山,原名三井冈,因山上有三口水源相通的古井而名。三井冈原本就高耸俊秀,晋时有名刹瓦官寺在此,自筑了凤凰台改称凤台山,更成为金陵西南隅一处游览胜地。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来到凤台山,登临凤凰台,以一首《登金陵凤凰台》诗歌,尽览山河气象,感喟历史古今,气势博大雄浑,成为千古绝唱。



自李白起,又有无数文人墨客登临追随,凤台怀古,吟咏作赋,并由此形成延绵不绝的凤凰台文学现象,堪称南京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奇观。


《凤麓小志》凤皇(凰)台图


但是凤凰作为祥瑞的圣鸟,早已成为门西的符号。自宋明以来,门西不断有新的凤凰地名出现。比如有以凤台为名的凤台坊,位置在后来洋珠巷、颜料坊一带,直到民国时期,这里还有一条巷子以凤凰井为名。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于1366年完成了明城墙的建造,为加强京城的防卫,又从1390年开始,营造外城郭,计有18个城门,南面与门西凤台山遥遥相望的城门,取名凤台门。



清末民初的著名方志学家陈作霖曾作《凤麓小志》,说的就是凤台山。“栖凤山冈,散为平麓。淮岸城隅,天然疆域”,门西就是“凤台山麓”。陈作霖对“凤台山麓”情深意笃,花了10年时间,为之写了一本《凤麓小志》,以“志地”“志人”“志事”“志文”四卷十二项,对门西的历史和人文作了完整叙述,堪称后人了解和研究门西的教科书。


《凤麓小志》卷一


在《凤麓小志》里,陈作霖对门西和凤凰相关的地名不忘一一列出,作出解释。除了凤凰里、凤凰台、凤台山,还有和凤凰相关的街巷名也予以说明,如:“高冈里,盖取凤鸣之义”“鸣阳街,亦以凤仪而锡嘉名”“鹦哥巷,巷以鸟名,从凤皇(凰)之类也”“梧桐树,即古之桐树湾也。或曰以凤栖而得名”“仙鹤者,凤之佐也”“来凤街,仍以凤名其里也”等。


《凤麓小志》金陵城西南隅街道图


漫漫岁月,门西和凤凰有关系的地名中,凤凰里和凤凰楼已不复存在;凤凰台经历代屡毁屡建、屡建屡毁,尚有遗存;凤台山却随着自然变迁与人为影响,面貌已非。



如今只余下条“凤台路”,倒像是应了太白诗中所说的“凤去台空江自流”。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