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隆鑫
新街口,位于南京主城的中心地带,中山路、中山东路、中山南路、汉中路4条主干道在此交会,是南京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全国著名的商业中心,其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2005年,新街口商业街区荣获“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2011年,新街口商圈被评为首批中国重点示范城区商圈;2022年12月,南京新街口商圈被列为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
今天的新街口高楼林立,除了几座民国老建筑外,已找不到20世纪60、70年代新街口的影子了。那时的新街口大部分是两三层的建筑,五六层的楼房屈指可数,最高的也不过七层,但那时的新街口很热闹,节假日逛街的人群摩肩接踵,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从60年代前期到70年代末(金陵饭店兴建以前),新街口地区虽然也有一些发展变化,但总体没有大变,整体格局持续了至少50年。到了21世纪初,城市建设加快步伐,新街口主干道附近的街巷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昔日的新街口只能在记忆中追寻了。
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中山南路两侧手绘示意图
从淮海路西口到新街口广场大约300米,这是新街口商业街区最繁华的地段。路东侧的人行道上,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节假日更是拥挤不堪。
20世纪80年代的新街口
当年自行车是“三大件”之一,虽然有自行车的人家不多,但节假日的新街口,路两边的安全岛上摆满了自行车,从淮海口一直到广场边上,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公交车也是这样,在新街口站上下乘客是最多的。
当年淮海路口南侧沿中山南路到羊皮巷口是一排围墙,围墙外是一排阅报栏,那时候很多人家为节省开支,都会到这样的阅报栏去免费看报。那时新街口一带有两处全市闻名的阅报栏,除这一处,另一处在中山东路体育馆(今南京全民健身中心)门口。羊皮巷这里的阅报栏种类较多,全国著名的大报、画报都可以看到,所以常见有人在此驻足浏览。围墙内是江苏省话剧团,大门在淮海路上,进门有个会堂叫“南京会堂”,既用于演出也放映电影,20世纪70年代前后曾改名为“东风剧场”。
淮海路北侧是几个高大的广告牌,向东行有一幢小楼,楼下有个售票处。过去乘公交车除了上车买票外,还有一种月票,一张硬纸做的卡片,上面贴有照片,有姓名、单位等信息,每个月买一张印有月份的小纸片贴在上面,上车出示一下就行了。办月票和每月买贴花就在这幢小楼下面,每到月底月初这里总有人排队办理此事。
南京市蔬菜公司干货调味品批发部
此楼东面不远处是市蔬菜公司干货调味品批发部,主要经营干货(如金针菜、黑木耳、干香菇、笋干等)、酱咸菜、调味品的批发业务。20世纪80年代,批发部在临街楼房的一楼兴办了“南京副食品商店”,90年代初因中央商场扩建,此处划归中央商场。再向东经过一条小巷就是中华剧场,1949年4月南京解放前叫中央大舞台,是新街口地区六家影剧院之一。
从淮海路口沿中山南路北行,第一家是中央商场,1936年1月12日建成开业。当时新街口的商店还比较少,该商场的建立为新街口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年的中央商场类似今天的金桥市场,主要采取租赁摊位的办法招商经营,商场内有200多家商铺,经营百货、服装鞋帽、食品、家居用品、五金交电化工等各类商品,也有餐馆、小吃部之类,比如有经营苏式卤菜的商店“锦兰”,经营清真食品的“桃源村”。我还记得在二楼有一家名为“稻香村”的餐馆。这种经营模式一直延续到1966年。
20世纪70年代中央商场更名为人民商场,并从公私合营转变为国营,经营模式也从各商铺自主经营变为统一经营。
中央商场面朝中山南路有两个门,偏南的门是在一幢四层楼下开设的通道,通道南侧是始建于1936年的“大江照相馆”,通道的北侧是邮局下设的集邮商店。然后就是偏北的大门,这是一座牌坊式建筑,此门的北侧是一幢两层小楼,经营餐饮小吃,名为“中央商场小吃部”,在全市小有名气。进入商场大门是一个院子,正前方是商场的主建筑,主体两层,局部三层,有三个入口,两个入口正对两个大门,中间一个入口是从楼梯上去直接进入二楼商场。当年的中央商场营业面积有8000多平方米,是南京营业面积最大的商场,商场还有一个后门通往正洪街。
大华电影院旧影(20世纪40年代)
紧靠中央商场的是大华电影院,这座始建于1934年的影院,原名“大华大戏院”,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改名为“大华影剧院”,现在又叫回原来的名字“大华电影院”。“大华影剧院”北侧是一条狭窄的小巷,内有市影剧公司招待所,有影剧院的后门。过了这条无名小巷向北行是几家门面不大的商店,有亨得利钟表店、新民酱品门市部、新华书店门市部、南京刻字厂门市部等,其中金谷女子服装店比较著名,时有“男顺昌、女金谷”之说。金谷服装店北侧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新建的一幢四层楼建筑,即“国营南京卤菜腌腊商店”,大家都简称它“国卤”,也称“南卤”,所制的盐水鸭、烤鸭、香肠、香肚及各式卤菜品种多、质量好,在南京可说是家喻户晓。今天名闻遐迩的“桂花鸭”就是在“南卤”“韩复兴板鸭店”等名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南卤”向北行是华纶纺织品商店,原名福康绸布店。该店北侧是江南春茶庄和海林果品商店,这时候就来到了正洪街口。此街西起中山南路,东到洪武路,故此得名正洪街。当年的正洪街比较狭窄,街上没有几家商店,多为办公楼和住宅楼,由于中央商场有一个后门在这条街上,所以从中央商场后门到正洪街西口这一段还是比较热闹的。
20世纪90年代新街口百货商店
过了正洪街口便到了南京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始建于1952年的新街口百货商店,南京人简称其为“新百”。该店初名“中国百货公司江苏省南京市公司新街口门市部”,后改为“南京市百货公司新街口商店”,1958年改名为“南京市新街口百货商店”。记得小时候有不少人习惯称其为“百货公司”,后来“新百”之名越来越响,百货公司的称呼才逐渐消失。
新百是一幢三层的建筑,临街有三个门,其他都是很大的玻璃橱窗,橱窗内展示的都是吸引人们眼球的新商品,经过艺术装点,一座座橱窗仿佛是一幅幅立体画面,是新街口的一道风景,尤其到了夜晚,橱窗在各种灯光的烘托下,更是美不胜收。在新百大楼的北侧是一幢方正的三层楼房,据说1949年以前是一家银行,新百成立后,这里成了文化体育用品部,也是全市规模最大的文化体育用品商店。
(节选自《南京史志》2024年第一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窦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