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盛麟
长江北岸,浦口码头旁,矗立着当年津浦铁路的南端终点——曾经的南京北站(现浦口火车站)。
这座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的火车站,原名为浦口站。作为交通咽喉,名人出没自不足奇,但留有笔墨记载的并不多。
提到浦口站,人们就要想到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朱自清在浦口站留下的足迹,是由他自己写的散文记录下的。
同样是在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为追寻民族曙光由上海转道北京途中,在这里接受过一位亲友赠予的一双布鞋。这双布鞋让他记忆毕生,也让他的足迹留在了浦口的站台上。
1929年5月26日,孙中山灵柩南来,孙夫人宋庆龄和其子孙科随车到达浦口站。一时站上冠盖云集,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唐生智等民国政府要员全在车下迎接。由孔祥熙任指挥的“奉安大典”就在浦口站开始祭奠。
刚竣工时的浦口火车站
还有一班“名人”,他们未必亲自到过浦口站,但他们一手造成的劣迹留存在了这里,甚至留在世人口碑中,遭到耻笑和辱骂。
辛亥革命爆发时,江浙联军攻下南京,江苏巡抚张勋弃城而逃,竟将浦口站机车车辆拖动而去,刚刚建成通车的浦口站因此陷于瘫痪。后来联军司令以俘获的张勋爱妾小毛子换回80辆机车车辆,浦口站方得以运营。无独有偶,事隔十余载,1929年浦口兵变,军阀石友三败逃时,亦将浦口站机车及客货车洗劫一空。
浦口站因此二次事件元气大伤,多年来未能恢复正常运营。
1930年南京浦口火车站候车大楼及月台
如今,百年老站成为了历史街区。昔日的月台、雨廊、售票厅、贵宾楼等建筑,经过修缮保护,成为了城市历史地标。这里不再有南来北往的喧嚣汽笛,却吸引了众多感受怀旧氛围的市民与游客。斑驳的铁轨、沧桑的站房、悠长的雨廊,都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取景胜地。
改造后的浦口火车站
浦口站是一本记事簿,记录了名人的匆匆步履和历史的惊涛骇浪,沉淀了一段段铭刻在江风里的南京往事。
(节选自《南京史志》2010年第二期)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