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站

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南京记忆|江南水泥厂的今日图景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方志文化传播处  发布时间:2025-08-26 10:52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江南水泥厂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贯彻执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开启从工业企业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重整的发展之路。



2012年,江南水泥厂旧址入选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入选首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如今,这座位于南京栖霞山东麓的老厂区,历经几十年沧桑,正以创意焕发新生。

193712月,国际友人辛德贝格等在厂内设立难民营,挽救大批南京百姓的生命。见证这段历史的标志性建筑——两层圆柱状锥顶小黄楼,如今成为文化创意的源泉。由小黄楼衍生的文创产品别具匠心,顶端设计为笔筒,底部转化为印有厂区LOGO的茶托,在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上广受欢迎。厂区专业工作室还开发出系列特色产品:精细雕刻的水泥建筑模型、粉嫩可爱的猫形收纳盒和活灵活现的动物造型摆件。



厂区内设立的文创体验教室,成为了研学教育与休闲体验的重要场所。参与者通过混合水与石膏粉,加入香精消泡剂,倒入模具脱模成型,便可以亲手制作出文创作品。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工业文化遗产可触可感。



随着《七月与安生》《大江大河》等影视剧在此取景,江南水泥厂已经成为知名影视拍摄基地。厂区完整保留着时代印记,如转角楼梯的金属扶手、职工澡堂的搪瓷浴盆、结满果实的枇杷树等。还有具有年代感的建筑群,昆德旧居、1935年建厂初期的水泥旋窑、标志性小黄楼、筒仓……这些元素构成独特的时空场景,让工业记忆在今天延续。




从“东方水泥之冠”到“国家工业遗产”,江南水泥厂用实践证明,工业遗产的保护在于激活当代价值。昔日的厂房转型为文创工坊,机器轰鸣化为研学课堂里的讨论声,这座承载民族工业记忆的厂区,正在书写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来源网络,内容参考江南水泥厂公众号、南京发布)


拟稿:许吉云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