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网站

南京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馆藏举要|金陵十八景圖(下)——古金陵城的“美图秀”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南京市方志馆  发布时间:2025-08-29 10:01  阅读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文伯仁在图册的创作中,采用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法构图布景,以勾、点、皴、擦等技法表现,仅就皴法而言,又有披麻、解索等;画面中除以水墨表现之外,还施以浅绛、石青、花青、花绿等色彩敷染。笔法细密精致,遒美清劲,但收放有度,疏密开合,运转自然,繁简得宜;墨色秀润淡雅,意境清新隽永,富有小中见大之态势,充分体现出画者天真率直的性情、娴熟自如的笔墨技法和高超精妙的艺术才韵,尤得南宗山水画之意趣真味。明末清初文人郑郊在为本图册所题跋语中赞曰:“……此图独能出脱,动见雅致,生趣盎然,可掬也!”



每开册页的右上角,均以楷书题写画名;右下角或左侧各处,钤以朱、白文不一的“德承”、“五峰”、“伯仁”、“画隐”等名号印或画室印。第三、六、八、九、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开上均署款“五峰”,第十八开中落有作者款识:“隆庆壬申(隆庆六年即1572)端午,五峰文伯仁写金陵古今名胜十八景”。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文伯仁时年71岁,此为其晚年精品力作。据清代《石渠宝笈续编》载,此图册系由文伯仁绘制于“宣德笺本”上,原先大概流传于民间,入清后归藏于北京皇宫淳化轩。清亡后画册流向宫外再度藏于民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上海博物馆典藏。



《金陵十八景圖》深得清乾隆皇帝的喜爱,多次留下御题,并为每开册页题写七绝对诗,共计三十六首。该册页原先钤有“淳化轩”、“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多枚赏藏印鉴。引首“烟云陈迹”也为乾隆帝亲笔,足见对之钟爱程度。除此之外,图册上还钤有“卧雪斋藏”、“继泽堂珍藏印”等鉴藏印,可见此图册流传有序,迭经皇室、贵族和名家珍爱庋藏。



山、水、城、林交相辉映,自然胜迹和人文景观璀璨融合,乃南京人文地理的显著特征。文伯仁的《金陵十八景》,作为现存最早的金陵风景画作,具有重要的艺术收藏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为今天的人们了解古金陵城昔日的山川风物之美,提供了形象鲜活的图画记忆,对当下开发南京城市的人文旅游潜力和生态文明建设也颇有现实意义。


拟稿:张 娟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