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南京市方志馆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以创新多元的形式,带领广大青少年探寻南京文脉,感悟家国情怀。
暑期伊始,“乘地铁 游南京 探古韵——寻找地铁里的南京故事”活动率先启动。该活动由南京市方志馆联合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南京地铁集团、金陵图书馆等单位共同推出。来自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的53组亲子家庭走进南京市方志馆数字展厅,通过沉浸式光影技术和专业讲解,赏析《南都繁会景物图卷》《金陵图》等动画、古画长卷,体验“赶集叫卖、市声鼎沸”的古代市井场景。孩子们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真切感受南京绵延千年的文化脉动,为暑期研学之旅拉开精彩序幕。“古画长卷里的南京”“典籍舆图里的南京”两大主题研学探馆活动颇受欢迎,通过设置拓印、集章、答题等互动环节,感知方志趣味和魅力,带领青少年从《景定建康志》《洪武京城图志》中寻找熟悉的地名,在打卡“金陵八景”和人物纪念章的同时了解城市变迁和发展成就。
随着活动深入推进,方志馆联合多家单位陆续推出多项特色活动:江苏广电荔枝读书会“人文地图”栏目组团到馆打卡,带领参与者欣赏历代文人在南京留下的诗篇,于诗画交融中领略南京历史文化;7月27日,市方志馆、市档案馆、金陵图书馆联合举办“烽火铸魂 盛世如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公益汇演,活动通过“档案+艺术+公益”形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南京日报小记者团到馆“寻访城市历史,解密时光密码”,全方位感受南京的悠久历史与文化成就,小记者们边听边看、边记边问,纷纷表示“回去要跟老师同学分享来方志馆的收获”。
八月盛夏,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指导,南京市方志馆、金陵图书馆和南京市档案馆等单位主办的沉浸式舞台剧《大海里有条英雄的鱼》在金陵图书馆隆重上演。该剧讲述了1945年在江苏高邮三垛河口伏击战中英勇牺牲的抗战英烈海有鱼的成长故事,展现了英雄所在部队的精神风貌。演出团队是平均年龄68岁的“铁军大众剧社”文化志愿者,他们把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心和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融入表演之中,剧中人物的英勇事迹和演员们的真情演绎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一个人。“看到爷爷奶奶们如此投入地演出,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传承。”拉萨路小学高同学感慨道。
整个暑期,方志馆立足馆藏资源,运用丰富的展陈手段,通过多元的活动形式,成为众多青少年度过充实假期的热门选择。孩子们在这里快乐体验、主动探索,于潜移默化中读懂南京、传承文化、树立自信。江苏广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等多家媒体的联动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活动影响力。暑假来方志馆打卡,正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喜爱的新风尚。南京的历史文化,正借由这些精彩的活动,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拟稿:孙欣悦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