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我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积极筹备并扎实推进第三轮修志工作,11月11—14日,办党组书记、主任姜巧玲率调研组一行,先后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东省广州市和珠海市进行专题调研学习,办领导班子成员汤林平、施国俊参加调研。

同南宁市志办座谈并赠书
“十五五”时期是全国地方志系统全面启动并有序开展第三轮修志工作的关键阶段。为确保我市第三轮修志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调研组特意选取全国第三轮地方志书编修试点单位南宁市和广州市作为重点学习对象,深入考察其在修志机制、组织模式、资料搜集、经费预算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宝贵经验。

同广州市志办座谈并赠书
调研发现南宁、广州两地方志部门勇于先行先试,探索形成了系列有效工作方法。一是创新资料年报制度,夯实修志基础。为系统性解决资料搜集难题,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率先探索并建立了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南宁市亦积极推行。该制度以年为单位,面向全市各相关单位系统征集包括大事记、主体资料、专题资料、人物资料、图片资料和附录在内的六大类资料,为第三轮修志构建了持续、稳定、全面的资料保障体系。二是多措并举,破解人才队伍力量瓶颈。面对修志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两地均按照“全面练兵”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相结合的思路,施行全员修志模式。方志部门搭建起志书基础框架后,采取“分片包干”方式对接各承编单位,有序组织框架讨论、资料搜集与初稿撰写工作。同时,计划有效整合修志专家资源,适度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地方志”的应用场景,提升修志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三是探索多元修志模式,丰富志书体系。此轮修志,两地均根据前两轮修志实践,确定纂修续志。其中,南宁市以编纂综合性市志为主;广州市则明确“1+N”的志书编纂架构,即以一部综合志为统领,配套编纂若干部门志、行业志,构建起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城市志书矩阵。

参观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

向珠海市志办赠书
调研组一行还参观了南宁市方志馆、广州市方志馆,以及位于珠海市的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通过现场观摩、听取讲解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各馆在功能定位、展陈设计、馆藏特色、信息化建设、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做法与成功经验,特别是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在服务国家战略、展示区域特色文化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宏大布局,为我市方志馆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调研学习,时间紧凑、内容充实、收获颇丰。兄弟城市在第三轮修志谋划启动、方志文化设施运营等方面的前瞻思考和务实举措,为我市科学编制“十五五”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第三轮修志工作、提升方志馆建设管理水平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下一步,市志办将认真梳理、消化吸收调研成果,结合本市实际,转化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奋力推动我市地方志事业在“十五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拟稿:李林洁
图片:宋文倩
审稿:吕晓红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苏公网安备 32010502010180号